道县27万亩早稻开镰
(资料图)
00:47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7月6日讯(记者 王柯沣 通讯员 尹俊和 何书梅)近日,道县27万亩早稻陆续进入成熟期,拉开了早稻开镰序幕,进入水稻生产的“双抢”阶段。近年来,随着农用机械的普及,种粮户逐步告别“双抢”的高强度劳作。
在道县寿雁镇十里桥村的稻田里,一串串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腰,微风吹过,泛起层层稻浪。伴随着“隆隆”的响声,道县谷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2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穿梭在稻田中,割穗、脱粒、排草、装车…一气呵成。由于“天公作美”,道县今年早稻成熟比往年提早了五六天,也为紧张的“双抢”多争取了几天时间。
“我们种的都是双季稻,所以要抓紧时间,迟了晚稻会受到影响。托管给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以后,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,他们收割完早稻,马上就赶水、犁田,准备插晚稻。”道县寿雁镇十里桥村种粮大户陈小云介绍。
陈小云2014年就开始流转土地种植双季稻,得益于逐步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,近几年从播种到水稻收获,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操作,他的双季稻种植面积也从最开始的几十亩发展到了1000多亩,当起“甩手掌柜”的同时,每亩田的成本还能节省150元左右。
“现在种水稻全程都是机械化,机械插秧、机械收割,一台收割机一天可以收四五十亩。”陈小云说。
陈小云的土地托管方,是当地一家集种植、收割、烘干、加工、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机合作社。该合作社拥有旋耕机、插秧机、收割机、无人机、烘干机等农用机械136台套,其烘干中心日烘干能力达到160吨,收回来的稻谷可以实现当天收割,当天烘干。
据了解,该合作社以订单式农业为主,配备了专业的机耕、机插、机收团队,托管着周边370多户农民的土地。每年“双抢”阶段,合作社合理安排收割机、旋耕机、插秧机投入“双抢”作业,机械化的运用使“双抢”效率大大提升。
近年来,道县不断完善粮食生产耕、种、防、收社会化服务建设,大力推广水稻机播、机插、机防、机烘等农械化集成技术,推进农户与农业现代化有效衔接,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目前,道县拥有各类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合作社24家,覆盖全县22个乡镇街道,每季可签订耕、种、防、收水稻托管面积15万亩。今年,道县27万亩早稻收割任务及28万亩晚稻插播任务,预计可在8月初全面完成,“双抢”进度总体加快。